财付通则位于腾讯的第二层级。作为独立的产品,它又通过包括Web、手机等各种平台接触用户,变成跨平台应用。当财付通构建自己的开放平台之后,一方面,它赋予应用服务支付的能力,将用户导入应用;另一方面,又不断通过电子商务和生活服务应用的加载,强化财付通自身服务用户的能力,在支付这一领域完成对用户的覆盖。
吴毅表示,明年财付通开放平台上的应用服务商至少达到数千家,“它们必须是公司,有自己的网站和一定的互联网基础”。同时,财付通也将在开放平台的推进中,摸索出一套规则与方式。“在我们眼里,用户没有高低端之分,腾讯的关键是要去找准用户特点,做好应用。”
如果说百度是用搜索作为最底层的基础,在其上不断以应用与数据(包括自己持股或拥有的网站)来包裹用户需求;则腾讯则是以QQ为用户的第一接触点,用各种产品分门别类地去满足用户需求,由QQ完成用户引导,再由产品维护用户。
腾讯第二层级中的各种产品,犹如环绕在用户周围的一个个点;而各个点的开放,又能在相应领域完成对应用服务的吸纳。当这种基于开放的产品优化与边际扩展达到一定程度,满足了一项又一项具体的用户需求时,各个点就能在互联网应用与资源的加持之下,变成一张覆盖用户的巨网。
而这并不是终点。在腾讯的远景中,真正的平台,恐怕是基于浏览器的Web QQ与基于手机的Q-Service。腾讯将这个庞大的平台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是腾讯所有产品的筛选整合,类似于一个个应用;第二层是管理应用的平台;第三层则是整合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厂商的方案。“在Q-Service中,财付通只是一部分。”吴毅说。
腾讯将需求具象为产品,而产品又能相继成为垂直开放平台。腾讯的通信大平台与各个产品平台对接,再由产品平台与互联网服务、企业和厂商进行对接。最终,当用户直接面对Web QQ与Q-Service时,这个平台将与其上密布的跨平台产品及产品背后的应用服务商一起,在用户进入网络时就无处不在。
“大国政治”时代到来
开放,是为了尽可能吸纳互联网优质资源为己所用,以自己的规则进行运转。无论是苹果或者Facebook都已证明,只要自己的平台能与更多的应用服务商紧密捆绑,就能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让用户在自己平台上停留更久。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大淘宝还只是在电子商务这一领域里深耕,而不断开放、吸纳互联网方方面面应用服务、并不断扩展自身服务边际的“大百度”与“大腾讯”,将有可能在拥有一项互联网底层服务的基础之上,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互联网国度。
只是因为搜索和通信的本质区别,让百度与腾讯在开放的道路上呈现截然不同的形状。前者用“框”吸纳众多应用,从而变成流量和用户的“黑洞”,用搜索定义互联网;后者则以QQ带头形成一个产品矩阵,再在矩阵中从不同的层次吸纳应用,由点到网,扩展包裹用户的范围。
虽然如此不同,但构成世界的终究只是原子。不管是“大百度”还是“大腾讯”,他们都依然有着共通的地方。这两家拥有最多用户、也最能分析用户互联网需求和行为的公司,都具有对中国互联网最为精确的把握与判断——当他们感受到互联网新阶段中用户变化所带来的机会时,几乎同时开启了一个新的宏大战略。
在战略突进中,他们所分别拥有的用户引导力,或许就是让他们抓住这一机会,成为真正王者的最佳法宝。一旦规则确立,开放自己的领地,他们就能对广泛甚至是长尾领域的互联网资源进行足够的吸引,并在其中挑选最有价值的资源,与自身进行从用户到利益的捆绑。
而在“大国”真正开始成型之前,百度与腾讯的互联网机器运转中挟裹的大量第三方应用服务商、内容提供商、网站运营商,将成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