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定制,品牌设计

指南针2005 - 2016作品集

指南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招聘网站遭SNS分类网站4模式侵袭:5成变鸡肋

11-07-08 11:02:38 · 行业动态 ·

前言:腾讯科技连续推出策划《大败局》系列文章,讲述国内互联网创业失败案例,剖析创业风险以及行业死亡率背后的悲剧根源。同时希望能警醒创业者,为不屈者助威!

行 业

网络招聘

时 间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衰败率

近50% (数据来源于招聘网站从业者估算)

原 因

同质化严重,烧钱砸市场,陷入恶性价格战循环,招聘效果大打折扣,缺乏稳定用户群

现 状

全行业仅1家上市,资本方选择退出,三年来鲜有融资;面临百度、分类信息网站、SNS和微博等新入局者的抢食。




代表企业

综合招聘网站:
前程无忧,已上市,2011年第一季度净利9161万元,同比增长82%;
智联招聘,3年无融资,多年亏损后,宣称盈利,筹划上市中;
中华英才网,已被美国在线招聘服务公司Monste全资收购,经历裁员后营业收入和流量与前程无忧的差距拉大
中小招聘网站:如,上海招聘网和我的工作网(MyJob)等一批渐成鸡肋;
垂直行业细分招聘网站:如,Job36百才网、淘才帮、好前途等,未有大突破;
新发力者:百度招聘、分类网站58同城、职业SNS天际网、大街网。






主要投资

智联招聘:共融资1.5亿美元。
主要投资方:美国兰馨600万联想与宏碁旗下基金投资1000万澳洲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和澳洲招聘网站Seek.com过亿美元。
前程无忧:主要为日本recruit集团,上市后资本套现。
中华英才网:早在2008年被Monster以2.24亿美元整体收购
Job362009年,深圳创新投、深港产学研、东方富海、达晨等多家本土风投机构联合注资,金额不详。
职酷网2009年,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投资近万美元。
Myjob:2006年,获得爱尔兰Keyland公司8000万元。

腾讯科技讯(胡祥宝)7月8日综合报道,2011年6月,湖南长沙,风和日丽,气候宜人,当地一家招聘网创始人张挺(化名)却正为公司业务而焦虑。

这家招聘网站由张挺2005年创办,至今投资超过300万元。之前,随着网络招聘兴起,张挺小赚了几笔,日子过得很滋润。最近一年,他感觉到了中小招聘网站的困扰。

“以长沙十个招聘网站为例,就前面两三个活得滋润点,后面的要么持平,要么亏本。” 张挺告诉腾讯科技,2011年的国内招聘市场,大头被综合招聘网站把持,余下的又遭到分类信息网站、百度、SNS和微博4类类企业的抢食,竞争愈发激烈。

当然,各地招聘网站情形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大家赚钱越来越难,投入了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又不愿意关闭,有近五成逐渐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原来的生财之道还能维持多久?张挺不知道,但他预料到,在今年下半年,自己的日子将过的很不轻松,而那些进入不久、实力薄弱的招聘网站基本上都将全部倒下。

投资时代结束 智联招聘3年无融资

国内网络招聘企业主要分为四大类:

其一,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三巨头领衔的综合性招聘网站,占据网络招聘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二,地方性人才网站(大部分以省社会保障厅或劳动局为背景建立,实行“网络+现场”相结合的招聘,如浙江人才网、南方人才网等;另外还有私营性的中小型招聘网站);

其三,专业性的垂直化招聘网站,主要以行业来划分,如万行工作网、job36等;

其四,以职位搜索引擎为代表的职酷网、搜职网、职友集等搜索型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国内招聘网站数量有上千家,但除了三大招聘网站,一个城市也就能容纳一两家地方性招聘网站。

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投入产出比失衡,从而让众多中小地方性招聘网站陷入“鸡肋”的经营困境,而垂直化的行业招聘网站也无大起色。

如我的工作网等一批中小网站逐渐在业内销声匿迹,他们开始纷纷向猎头公司和线下招聘转型。

和中小型招聘网站的鸡肋处境相比,大型招聘网站在经历前几年的业

|<< << < 1 2 > >> >>|

推荐阅读

顶尖数据渗漏技术

2013-03-2857

外媒称美国组建10万人网军 打造

2013-03-2562

争食奥运“蛋糕” 互联网企业显身手

2012-08-0682

关于对已备案网站信息进行抽样核查的通知

2011-07-1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