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网络,品牌建站,专注8年

新闻分类新闻分类

服务热线

  •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0311-668
  • 周一至周六8:30-18:00
  • 咨询电话:0311-66687978
  • 维护电话:0311-85042092
800元建站
400电话
  • 石家庄网站建设
  • 石家庄网站制作
  • 企业邮局
  • 1
  • 2
  • 3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网络问政出墙来

作者:网虾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10-03-17 00:46:34

编者按 在有名的网络问政平台奥一网上,网页右侧首先对“网络问政”进行了解释:智慧与真知蕴于民间,通过网络技术平台,草根原生态的舆论和智慧可以被集纳和传播。简而言之,网络问政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这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平台畅所欲言,而政府也于此采集和倾听最广泛的民意。
   这种方式不是最近才被发现。早在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就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网友,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写了一封致广大网民朋友的信,表示“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政府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这种方式因为最近政府频频的主动姿态备受关注。地方两会期间,安徽省首次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月刚上线的“人民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国家主席胡锦涛;2月28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与网民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流;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纷纷通过微博与网民交流……
   如今,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问计于民和公民监督政府行为及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但未来要使其常态化和制度化首先要解决信任难题。
  
  本报实习生 李 振
  
   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通过互联网和网民在线交流,以此了解民众的真实心声,交流话题涉及房价、腐败、就业、户籍改革等普通大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时间退回到地方“两会”期间,在湖南、安徽,网络问政首次被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网络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在广东,第三次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推动设置“网络办事大厅”成为政府议程。Web2.0时代下,对于数量超过3.8亿的中国网民来说,发生交互作用的对象群体已经延伸到互联网之外,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的政府也概莫能外。如今,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问计于民和公民监督政府行为及领导干部的重要途径。
  
  问政无门?网络拒绝说不
  
   2009年,“周久耕事件”、“躲猫猫事件”、“开胸验肺事件”、“跨省追捕事件”等一系列网络改变社会事件议程的人和事,成为网络问政最有力的注脚。及至目前,全国多个省市都建立起了相应的网络问政体系。更有湖南、安徽等省,将网络问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庞大的网民群体和互联网对公众日常生活的渗透为网络问政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已经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了3.84亿人,这相当于中国人口的近1/3。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政府为了更快捷地了解民意、树立亲民的形象而主动促成网络问政。
   网络问政,即指以互联网为普通民众和政府沟通的平台,充分利用Web2.0的交互作用,普通大众表达诉求、进行社会监督;政府体察民意、科学决策――前者参政议政、后者问政施政。问政的双方共为主客体,相互融合,网络是途径、手段。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所说,网络为交流信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是党政机关了解民情民意很重要的渠道,同时也使更多的基层百姓关注政府和管理者的方针政策。从上面讲是了解民意,从下面讲是反映民意,是双向管道。
   网络问政的基础是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因而其形式也多种多样。网民最常用于表达呼声的是论坛、个人博客;政府、领导通过搭建问政网站、注册实名“围脖”、建立网络留言板等方式形成互动交流。
  
  网络问政,问的不是寂寞
  
   温家宝总理和网民在线交流时曾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在草野”的广大社会公众来说,驻京办的取消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通过
|<< << < 1 2 3 > >> >>|

你可能还对下面的新闻感兴趣

网站建设

400电话

企业邮局

软件开发

网络营销

在线时间:8:30-18:00